 |
南瑤宮笨港進香活動由「振興社」武館護轎,最近緊鑼密鼓積極團練。 |
|
|
南瑤宮丙申年笨港進香3月27日(農曆2月19日)起駕,已進入緊鑼密鼓階段,南瑤宮負責護轎的振興社武館成員最近密集「排陣」,老師傅帶著年輕子弟練武,以前為保衛村庄、護香擔,現在則為健身運動。
建廟於清乾隆3年的彰化市南瑤宮,主祀媽祖,從清朝嘉慶年間開始,每年前往發源地笨港進香,香擔在出發前先點燃做為引路香。
廟方注重香擔,除專人負責香火不斷外,一路上還有振興社武館成員保護。
南瑤宮振興社長黃政雄國小就著老一輩習武,他說,振興社早期為青年自衛團訓練機構 ,當地重要人士或親屬歸土時,也會協助開路鼓送行,也是南瑤宮進香護轎主力。
隨著時代轉變,農業社會轉為工業社會,南瑤宮一度中斷徒步進香傳統,武館功能弱化,加上成員年歲已高,下一代遷居他鄉,許多兵器對練逐漸被遺忘,參加人數越來越少。
南瑤宮振興社陣頭衍生出鼓樂、舞獅、旗幟、獅頭等文化,至今館內仍保留多項兵器,堪稱古董等級,包括鐵釵、藤牌、關刀、淡水雨傘等原是農業社會常用的工具,現在則格外珍貴,藏放館內上鎖避免兵器被偷,但收放在古蹟內,受潮生鏽狀況嚴重。
南瑤宮為重振振興社,近年找回老師傅傳承武術,今年笨港進香活動前夕,30多名成員利用晚上在南瑤宮排陣,準備擔負起護駕工作。除資深成員,也有許多國小學生。
69歲老師傅洪春林說,排陣又稱為牽圈,類似內門的宋江陣,早期動輒數10人以上才能演練的武術表演,現在因人員不足只能簡化,「年輕人願意學,感到欣慰」。 |
No comments have been made. Use this form to start the conversation :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