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生兒出生滿24小時後打卡介苗政策將有重大變革,疾管署表示,明年元旦起,卡介苗延至幼兒出生滿五個月後施打,主要是年齡愈小施打較易有骨髓炎、骨炎等風險,國內召開專家會議後參酌日本與國內經驗,決定「延打、不停打」,以免引發死亡風險高的結核性腦膜炎。
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,卡介苗施打時程將從明年元旦起延後至滿五個月才施打,建議滿五到八個月施打,最遲不要晚於一歲;主因是依據日本經驗,打卡介苗會發生骨髓炎等副作用的時間,均集中在四個月前施打者,且國內幼兒出生滿四個月後施打者,並未發生骨髓炎等不良反應個案,因此經過專家會議討論,決定延至滿五個月大施打。
卡介苗接種還有一個半月就上路,即日起至年底前出生,或已經出生還未接種的幼兒,不少家長擔心副作用,疑惑是不是先不要打,等寶寶滿五個月再接種卡介苗。莊人祥說,有疑慮的父母均可向醫師諮詢、評估,也可以延到滿五個月後再施打。
他也呼籲家長不用擔心,國內從2007年起主動監測卡介苗不良反應,監測資料顯示,骨炎、骨髓炎發生比率約百萬分之55,都在世界衛生組織估計的範圍內。
不過,若國內新生兒不打卡介苗,推估每年將新增約30例結核性腦膜炎病例,根據疾管署統計,2013年有兩例結核性腦膜炎、2014年沒有病例、2015年有三例結核性腦膜炎及一例粟粒性結核。
接種不良反應 脊椎、胸骨長腫塊
莊人祥說,根據不良反應通報,骨髓炎等主要發生在接種後一到兩個月左右,發生徵兆視部位不同,如果出現在腳、脊椎、胸骨部位,患部會凸出腫塊;如果是在手部,幼兒因會痛不願意用力,父母親和主要照顧者可注意幼童是否出現類似症狀,並在發現後請醫師進一步評估。
染結核性腦膜炎 死亡風險達30%
幼兒發生結核性腦膜炎,即使治療,死亡風險高達20%至30%;莊人祥強調,打卡介苗後,幼兒嚴重併發症可降低,因此國內卡介苗政策仍是「延打、不停打」。 |
No comments have been made. Use this form to start the conversation :)